专业专业负责人王晴,教授,博士研究生,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3-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协会全国人力资源与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专业指导委员会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高性能混凝土分会理事;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 作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外语、材料化学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42名,指导的两名硕士研究生论文分别获2011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2014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先后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教研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担省高等学校教研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研项目等教研课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 作为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目前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及子课题、国家住建部科研项目、全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等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辽宁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参编规程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授权5项。 作为核心成员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课、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课程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学科专业、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示范专业,作为专业负责人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2013年辽宁省同类专业评价中位列榜首。作为学科负责人的材料学学科获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学科和省级培育学科。作为实验室主任的新型建筑材料制备技术实验室获批组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晴,教授,博士研究生,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3-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协会全国人力资源与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专业指导委员会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高性能混凝土分会理事;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 作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外语、材料化学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42名,指导的两名硕士研究生论文分别获2011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2014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先后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教研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担省高等学校教研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研项目等教研课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 作为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目前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及子课题、国家住建部科研项目、全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等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辽宁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参编规程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授权5项。
© Copyright 2015. 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心主任
王晴 教授
专业专业负责人王晴,教授,博士研究生,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3-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协会全国人力资源与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专业指导委员会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高性能混凝土分会理事;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
作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外语、材料化学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42名,指导的两名硕士研究生论文分别获2011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2014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先后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教研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担省高等学校教研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研项目等教研课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
作为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目前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及子课题、国家住建部科研项目、全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等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辽宁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参编规程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授权5项。
作为核心成员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课、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课程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学科专业、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示范专业,作为专业负责人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2013年辽宁省同类专业评价中位列榜首。作为学科负责人的材料学学科获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学科和省级培育学科。作为实验室主任的新型建筑材料制备技术实验室获批组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王晴,教授,博士研究生,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3-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协会全国人力资源与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专业指导委员会高分子管道和容器专业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高性能混凝土分会理事;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
作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外语、材料化学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42名,指导的两名硕士研究生论文分别获2011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2014年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先后承担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教研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担省高等学校教研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研项目等教研课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 作为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目前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及子课题、国家住建部科研项目、全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等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辽宁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参编规程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授权5项。